很多人都有过下巴“咔哒响”的经历吧,尤其是打哈欠或张大嘴咬东西时。
但问题是,有些人的“咔哒响”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在说话或吃东西会疼,严重的时候发现自己嘴巴闭不上或张不开了......
如果你有或有过这些症状,那有可能是患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这个病的名字有点长,但它有个大家都会记住的缩写:TMD。
小编我没骂人,你也没有看错,TMD其实就是一种病。
在医学上,TMD的全称为颞(niè)下颔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即TMD)。
它可是仅次于龋齿、牙周病及错咬合畸形的第四位口颌系统疾病。
TMD的发病率还是相当高,70%的人一生中至少得过一次,主要是青壮年,其中女性的发病率还高于男性。
所以,这个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颞下颔关节,位于我们两边耳朵的前侧,是连接头骨两侧和下颌骨的关节。
就是你张嘴闭嘴时,在耳朵前方会动来动去的部位。
大家可以用手自行感受下~
颞下颌关节虽说不大,但是全身最精细的关节,作用也十分强大。
它是口腔颌面部唯一的活动关节,这个关节既能滑动,也能旋转,并且在肌肉的牵引下,让我们完成张口、闭口等动作。
甚至连我们说话、做表情、咀嚼、吞咽等都需要依赖颞下颔关节。
但问题就出现在关节盘上,它是颞下颔关节的组成之一,可以理解成一块具有弹性的小垫片,主要在颞下颔关节中负责缓冲润滑。
它一旦位置错乱了、移位变形,甚至穿孔,就会引发问题,产生颞下颔关节紊乱综合征,即TMD。
说得通俗点,就是压力太大了。
不过关于TMD的发病因素还是比较复杂的,但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点。
咬合紊乱:
牙齿缺失久了却迟迟不补上、牙齿不齐、智齿长歪了等等都有可能导致牙列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者上下牙咬合不齐,关节也就紊乱了。
不良的饮食习惯:
经常吃硬的有韧性的食物(比如牛肉干、山核桃、螃蟹钳子、口香糖等等),或者习惯长期单侧咀嚼东西,都会导致关节负重过大。
口腔副功能活动:
如夜磨牙、紧咬牙、咬唇颊、咬指甲等,会让关节压力进一步增大,逐渐引起病变。
精神压力过大: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TMD是一种身心疾病。因为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社会因素会导致肌收缩,关节区压力进一步增大。
外部创伤:
当关节区颏部遭受外力冲击时,也会导致颞颌关节的急性损伤。
总的来说,TMD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
虽然TMD并不少见,但有人得了病也没有察觉,但其实一不留神,你就TMD了。
▶咀嚼肌及(或)颞下颌关节疼痛:
一般情况下,关节是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疼痛的。
不过关节紊乱的疼痛在早上起床时并不明显,然后会随着日常活动及进食慢慢加重,严重时还会伴有牙疼、头痛、及颈肩部疼痛。
▶嘴巴运动受限:
比如说开口过大或者过小,或者在张口闭口时突然"卡住"了。
另外各运动方向受限,如前伸、侧向移动,还有的人张口时明显看得出口角是歪的。
▶关节弹响:
在张嘴或者闭口时,自己会突然听到“咔哒”般的声音。
▶下巴掉了:
严重时就会出现“掉下巴”的情况。有时候嘴张得太大,关节盘拉不住下颌骨了,下巴就直接脱落。
若是出现掉下巴,嘴几乎也就无法正常闭合,无法正常说话。这个时候直接去医院,把下巴安回来就好。
总结一下,若在生活中出现张嘴、闭嘴困难,或者吃东西时出现面部疼痛,就需要考虑得可能患上TMD了。
为了方便大家,小编也给大家整理出一份全国名医榜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戳下图预约/在线预约。
点击下图,即可预约名医
↓↓↓
虽然TMD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它就像夏天的蚊子一样,也挺烦人的。
关节部位有些许疼痛的话,可以尝试多休息、用热敷来缓解症状。
热敷是最简单有效的缓解颞下颌关节疼痛的方法;而保证睡眠充足、保持愉快心情、放轻松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TMD症状。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自身可以做到的预防事项也不少:
当然了,如果已经非常不舒服,实在影响生活了就上医院就诊。
在普通的医院就挂口腔科便可,若是在大型的医院或者专科的口腔医院,建议挂口腔颌面外科。
如果是长期关节疼痛、无法正常张嘴的情况,还是建议就医问诊,需要排除是否有关节炎、肿瘤等因素影响。
关于TMD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都是以保守治疗为主。
比如药物治疗(抗炎药、止痛药等),物理治疗,关节腔封闭、咬合板治疗等。
但若症状反反复复,后期没有明显好转的话,有更严重者,则需要外科的介入。
如进行关节腔灌洗,甚至需要通过全麻手术,将粘连关节松解、关节盘复位锚固定,或者是关节置换手术。
总体来说,TMD说严重也不严重,不过确实是个比较折磨人的疾病。
但只要在生活中多加预防,注意表情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牙齿问题不要拖,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掉很多TMD的严重后果啦~
阅读原文